“嘎嘎嘎”,8月5日上午,成群的麻鸭正在高淳区固城街道秋亚家庭农场稻田间嬉戏觅食。农场主人孔秋娣通过“稻鸭共作”模式,不仅种出了有机稻米,提高了水稻收入,麻鸭上市后还能额外增加一份收入。粗略统计,孔秋娣一亩稻田收入至少能达到9200元。
近年来,类似“稻鸭共作”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南京各地越来越常见。据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统计,2020年南京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面积在3万亩左右,如今,全市综合种养模式面积已达5.5万多亩,助力农民实现一地多用、一田多收,提高了稻田综合效益。
“稻田里养鸭就像带小孩,需要精细呵护,稻鸭存活率才高。”每天早晨5时左右,孔秋娣会和工作人员来到鸭舍,吹起口哨将稻鸭放入田间。稻鸭们在田间自由自在地玩耍穿梭,饿了就吃杂草和飞虫,累了就躲在稻田阴凉处休息,还会在水渠里戏水。晚上天快黑时,孔秋娣再领着它们回到鸭舍,投喂一些小麦和玉米。
自2013年起,秋亚家庭农场开始探索“稻鸭共作”种养模式。孔秋娣告诉记者,起初种养面积只有180亩,选取水稻品种为南粳46,稻鸭选取建湖麻鸭,按照每亩15只的规模进行放养,如今面积已经扩大到570多亩。
在孔秋娣看来,“稻鸭共作”是一种有机环保的绿色生态模式,鸭子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掉田间杂草和害虫,鸭粪还能为土壤增肥,这样一来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种出来的水稻品质好、营养价值高。“与此同时,鸭子能够在田间自由活动和采食,比起常规养殖运动量更大,体质更健康、肉质也更加鲜美,每只能卖到100多元。”孔秋娣说。
经过十余年的“稻鸭共作”,孔秋娣摸索出了一条有机绿色的种养“新稻路”。在前期稻田的准备上,秋亚农场通过轮作休耕,在冬季种植紫云英等绿肥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为了保证稻田无化肥、无农药、无污染,种植全程坚持使用人工除草。此外,农场还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进行病虫害防治。
“我们农场的大米通过有机认证,平均能卖到每500克16元以上。”孔秋娣自信地说。
不同于孔秋娣的“稻鸭共作”模式,必赢登录浦口区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许乃兵通过在稻田养甲鱼的模式,实现“稻鳖共作”种养。
记者现场看到,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稻田四周有很多环形的沟渠,田块边拉上了黑色围网,不时有中华鳖爬出沟渠到稻田中觅食玩耍,绿油油的水稻苗成为中华鳖“纳凉”的好去处。
许乃兵介绍,他们从2018年起开始试行水稻和甲鱼综合种养,甲鱼选用品种为中华鳖,必赢登录种养面积近300亩,每亩投放10只。“甲鱼在稻田自然环境里生长,抓虫为食,每年增重150克左右,如今稻田里每只甲鱼约有1公斤重。”许乃兵说,由于养殖过程中不做人工投喂、施药干预,所以没有人工养殖长得快,但这种模式下养出来的甲鱼味道更加鲜美、肉质更好,深受市场欢迎。
不论是稻鸭还是稻鳖,水稻综合种养已成为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巧妙结合的生态高效农业生产模式。记者了解到,在南京市,除了稻鸭和稻鳖,还有水稻和小龙虾、黄鳝、泥鳅等产品一起种养的共作模式。
尝到综合种养的甜头,更大规模的稻田共生在南京市的大田里上演。据了解,2020年,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在3万亩左右,而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南京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已达5.5万多亩,其中稻虾模式3.3万多亩、稻鸭模式2万多亩,以及少量稻鳝、稻鳖等综合种养模式。
事实上,稻田综合种养这项“田间工程”并不新,早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有业内人士表示,水稻综合种养能充分发挥稻田的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两大功能,具有“稻因鱼而贵,鱼因稻而精”的互补作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直观的变化是农药和化肥用量减少了,种植水稻的成本下降。”孔秋娣表示,普通农场开展“稻鸭共作”能够减少一半以上的农药和化肥用量,而他们采取绿色有机养殖模式,利用稻鸭的杂食性和活动来抑制杂草生长,鸭子在田间来回跑动,将蚜虫等害虫抖落然后吃掉,从而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鸭子在田间不断踩踏能够疏松土壤,粪便也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全程无需打药追肥。
在高淳区阳江镇胜利圩,种植大户刘北京得益于南京市推行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靠着一季虾一季稻,每亩地纯利润达5000元左右。“采用稻虾轮作,龙虾会摄食田中杂草、昆虫,必赢登录其排泄物可肥沃土壤,收割后的稻草腐烂发酵又能提高水体肥度,既守住了生态效益,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可谓‘一田双收’。”刘北京说。
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周国勤表示,稻渔综合种养是典型的生态绿色农业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水稻种植的亩均效益,还契合当下推进农药化肥减量、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良好效益,为保障粮食和水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