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碧绿,柿园飘红,山涧里依地势由高到低建设的“串联”式鱼塘聚集溪水,成功开创鲟鱼生态流水高密度养殖模式。
居川、陕、鄂、渝交接部的陕西省安康市南倚巴山,北靠秦岭,地形以中低山为主,山地丘陵占到全市总面积的98%。近年来,安康市立足“九山半水半分田”“两山夹一川”的山区市情,借助土壤硒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产业支撑、园区承载、龙头引领、品牌提效、改革驱动”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推动生猪、茶叶、魔芋、核桃、渔业、蚕桑等六大主导产业规模、效益实现双增。
随着林下泥土刨开,一个个硕大的魔芋被挖了出来。秋冬时节,汉阴县双河口镇斑竹园村核桃园套种的魔芋迎来丰收。
“核桃树冠较大,夏季时可以给喜阴的魔芋挡住炙热的阳光,创造出一个清凉世界。”园主吴帮军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这几年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引导下,他多次向“土专家”学习请教林下魔芋种植管护技术,不断摸索总结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经验,成功探索出林下魔芋高产种植模式,“今年我们在核桃林下种植魔芋700亩,又开始试验林下中药材种植和蜜蜂养殖。这样,同一块山地就能有更高的产出。”
同样创新“林下经济”模式的汉阴县铁佛寺镇四合村今年在桑园发展20多亩林下肉鸡养殖。村党支部书记汪辉介绍,今年一共在林下试养了两批肉鸡,如果全部养殖成功,可为村集体带来30多万元收入。
在岚皋县佐龙镇花坝村,沿着山涧蜿蜒的溪流,18个长方形水泥鱼塘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溪水经过沉淀、过滤处理后,先流入最高处的鱼塘,蓄满后再一级级流入地势较低的塘中。利用清澈而冷凉的溪水,养殖场主要试验养殖喜凉的鲟鱼。养殖尾水从最低处的鱼塘排出后,再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生物净化几道环节处理,达标后排放。
据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中心主任黄华介绍,鲟鱼存活适宜水温在15~27摄氏度之间。近几年,岚皋县立足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水域资源,大力创新发展冷水鱼高密度养殖,每平方米养殖水面一个养殖季可产出120斤鲟鱼。目前,岚皋县已在孟石岭镇田坝村、南宫山镇溢河村等地发展冷水鱼养殖200多亩,明年有望突破300亩。
推动这一个个新种养模式涌现的,是安康市扎实推进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推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质生产要素向特色产业聚集的政策举措。近年来,安康市坚持把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放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推动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依托、必赢登录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广和应用高产高效种养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生态绿色种养技术。
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支撑下,粮桑复合种植成功探索出“9215”模式,桑树行间留9尺种植粮食作物、桑树栽植两行占地2尺、桑树株距1.5尺,实现粮食安全生产和乡村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林下种植、庭院种植等模式有效提高了山区土地的产出率。“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粮食不减产、农民增收入。
现代农业突破发展,离不开示范引领。早在2012年,安康便开始探索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过10多年的实践,全市园区规模不断壮大、园区效益显著提升、经营水平不断改进、辐射作用持续增强,不仅有效破解了地理条件差、环境制约多、用地成本高等现实难题,还逐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引领、园区承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有种茶的历史传统,但由于管理不善,1000多亩茶园逐渐变成了“荒山”。几年前,村党支部抢抓全市农业园区建设机遇,引进企业建成了平利县凤凰茶叶现代农业园区,采取“党支部+园区(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推动项目向园区倾斜、要素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实现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的目标。
汉滨区建民街道忠诚村虽然靠近城区,但前些年村里只有一条泥巴路,并且没有主导产业,外出务工成了村民的主要选项。近年来,该村建成设施蔬果园区,通过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试验带动农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村党支部副书记吴斌说,目前园区已辐射带动汉滨区8100余人创业就业,从事蔬果种植、物流、电商等行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生蓸峰目前在园区租种3个大棚:“一年租金1万元左右,种植草莓、辣椒、圣女果等蔬果一年亩纯收入能到两万元,感觉比在外工作更有奔头。”
在园区引领带动下,平利县、汉滨区、县、白河县等县区相继获批创建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茶园面积突破111万亩,茶产业成为安康富民强市、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
岚皋县依托省级魔芋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魔芋产业“基地+加工+科技+品牌营销”一体化发展,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到14.6万亩,带动1.6万余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以园区为承载,全市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达1830个、建成面积163.7万亩、实现产值378亿元,构建了生猪、茶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蚕桑“6+X”产业体系,形成串点成片、连片成带、集带成面的发展格局。
应对富硒食品加工无明显优势的问题,石泉县于2022年开始以预制菜加工为主,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建设预制菜保供基地25个。从流水线上生产的富硒食品,在经过清洗、加工、必赢登录冷冻、包装等环节后,形成煲仔饭、火锅、酸辣粉等各种预制菜产品。目前,全县预制菜加工辐射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300个、种植基地8万亩。
石泉县预制菜加工产业的发展,正是安康市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乡村产业全链升级的一个缩影。“从高质量发展后劲看,全市多年来农业龙头企业不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战略投资项目和产业支撑项目比较少。”市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杰说,因而全市立足打造“秦巴优品、硒有安康”,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作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深挖多元价值的重要措施。
在壮大一产的基础上,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这几年安康市按照“二产支撑、三产引领”的思路,以链长制为抓手,聚焦富硒茶、魔芋、现代生猪产业等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从纵向拓展农业新业态,横向拓展农业新功能两个方向着力,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
如今,全市农业链式发展工程已经在多个领域见到明显实效。镇坪县中药材科创园于去年新建成年产能1400吨的黄连等根茎类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并正在规划建设包括中药口服液等产品的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负责人张志刚介绍,在加工业的带动下,当地黄连价格一路上涨,今年全县黄连种植面积增加了6000亩。
岚皋县聚焦魔芋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形成了集基地种植、食品加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品牌文化等多元于一体的富硒魔芋产业集群,先后开发出魔芋精粉、魔芋方便食品等6类21个魔芋系列产品。
汉阴县开发出桑蚕丝绸、桑蚕食品、桑药保健品等多品类桑产品,推进蚕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全县不断规范桑园基地建设、扩大养蚕规模体量、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今年该县鲜茧产量675吨,相比去年增加12吨,产值4000万元,相比去年增加348万元,实现产量效益双提升。
另据介绍,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中,安康市始终把品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聚焦六大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体系,并于近日在杨凌农高会发布该市农业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全市50个产品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