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4月17日电(记者戴劲松、魏梦佳)近30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中国现有野生植物物种中约有6000种植物的生存正受到威胁,并且已有104种植物面临极危或濒危。
17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在此间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据介绍,在这104种极危或濒危的野生植物中,百山祖冷杉、普陀鹅耳杨、银杉等57种处于极危,巨柏、水杉、必赢官网观光木、滇楠等47种则被列入濒危。其中,11个物种的野外植株数量仅剩1至10株,49种野生植物仅存1个分布地点。
黄宏文分析说,过度采集、不可持续的农业和林业活动,城市化建设,环境污染,土地用途改变,以及外来入侵物种的蔓延和气候变化等,都是造成植物生存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资料显示,中国野生植物种类丰富,拥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0%,居世界第3位,是栽培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
由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中国科学院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于16日至20日在武汉举行。
新华社武汉4月17日电(记者戴劲松、魏梦佳)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主办方之一的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在此间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现有2500多个植物园,保育了8万余种植物的活体种质资源。
对此,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许天全介绍说,在这8万余种植物中,8823种被列入1997年的红皮书濒危物种,152个植物园建有种子基因库和活体资源圃。目前世界上有2500多个植物园,而1985年世界上植物园的数量仅1300多个。中国现有植物园200余个,搜集物种达17000多种。
许天全说,受人类活动影响,植物物种正以高于自然消亡1000倍的速度灭绝。目前,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相关组织正积极开展植物资源保护行动,其中利用植物园迁地保护已成为重要途径。
据介绍,2002年,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为遏止植物多样性消失、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而通过的《植物保护全球战略》,提出了至2010年保护全球植物多样性的各项目标,其中包括60%的濒危物种应得到保护。
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由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中国科学院等共同主办,来自全球89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和政府官员应邀出席。
新华社武汉4月17日电(记者沈翀、戴劲松)17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丁建清博士在此间召开的世界植物园大会上透露,外来入侵物种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丁建清博士介绍,入侵动植物具有的共性包括繁殖能力强,扩散迅速,生态适应性极强,它们经常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种失去生存空间,必赢官网降低物种多样性,使依赖于当地物种生存的其他生物失去适宜的栖息环境。从当前的评估看,农田、园艺、草坪、森林、畜牧、水产面临着直接的冲击。
比如入侵植物水花生对水稻、小麦、玉米、红苕和莴苣5种作物全生育期引致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5%、36%、19%、63%和47%。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易引起马匹的气喘病,1979年在云南省的52个县179个乡,发病马5015匹,死亡3486匹,甚至造成“无马县”;牛羊也因无可食饲料种群数量锐减。
丁建清说,尤其目前在广东、云南、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肆虐的入侵物种水葫芦,它在河道、湖泊、池塘中的覆盖率往往可达100%,由于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生动物死亡。每年都要人工打捞水葫芦,仅浙江温州市和福建莆田市每年用于人工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
他说,全国总的费用有多少,目前没有准确统计,但估计得接近1亿元,而水葫芦带来的农业灌溉、粮食运输、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的直接经济损失更大。同时,外来生物通过改变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一系列水土、气候等不良影响,并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也不容忽视。
丁建清博士呼吁各地应尽快建立针对入侵生物的预警体系。他说,目前国内外对外来物种普遍采取的控制方法是综合治理技术,也就是将生物、化学、机械、人工、替代等单项技术融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然而长远看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控制还在于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并建立其对引进物种的风险预警评估体系。
新华社武汉4月17日电(记者魏梦佳 郭嘉轩)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植物园就是公园,是娱乐休闲的场所。17日,在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专家建议应充分发挥植物园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功能。让植物园在为公众提供绿色美景的同时,发挥更重要的资源保护作用。
面对植物资源日益减少,濒危物种不断增多的态势,世界各国都加强了植物园体系建设和物种保护与研究,我国也把植物园作为开展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地加以建设。
然而,由于我国植物园事业起步较晚,整体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介绍,虽然我国目前拥有各类植物园200多个,但能够从事物种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植物园仅有40个左右,大多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娱乐为主。植物园的战略植物资源保护和研究的内涵没有得到普及。统一行业标准和运行管理机制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植物园功能的发挥。
即便是科学意义上的植物园,也存在着典型性植物群落建设不足、专类园类型与规模不够、未能充分满足热点科学问题的研究需求、对相关生物产业的知识和技术支撑不够、信息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黄宏文认为,当前植物园的功能包括科学研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环保教育、生物的多样性保护、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引进并推广应用新植物资源等多方面。我国应大力推进国家植物园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植物园的综合功能。
由植物园保护国际、中国科学院、湖北省政府、国家林业局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于16日至20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和政府官员应邀出席。
新华社武汉4月17日电(记者黎昌政 王敏)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也许可以被开发为成百上千种药物,产生数以亿计的经济效益。一个重要物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一地经济。植物知识产权保护亟须引起重视。
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教授出席在此间举行的国际植物园大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数以万计的植物资源蕴涵着解决人类必需的衣、食、住、行需求的巨大潜力,是人类共有的资源宝库。解决人类对植物资源的极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出路在于利用广泛存在于野生植物资源库中的有用基因,培育出植物新品种。
近年来,物种相对贫乏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的优势,不断从发展中国家搜集、掠夺生物遗传资源,并通过对生物遗传资源的控制,加速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和经济垄断。
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钦定园长斯蒂芬·布莱克摩尔说,一些组织利用他国法律的缺失以及保护意识的淡薄,掠夺他国物种、大规模赚取利润的现象至今仍然普遍。中国需要建立和完善生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制度,明确法律责任,并在全社会进行宣传教育,强化公众植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中国还亟须对物种资源进行调查,将那些独有的重要植物物种列为保护对象。
我国植物资源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据黄宏文介绍,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的确切数量难以统计,很多原产我国的大豆资源成了外国专利品。美国孟山都公司利用我国野生大豆品种,研究发现了与控制大豆高产性状密切相关的“标记基因”,向美国和包括我国在内的101个国家提出了64项专利保护申请。100多年前,新西兰人从我国发现并引入了猕猴桃,猕猴桃迅速成为该国的支柱性农业并成为“国果”。
黄宏文说,一个国家对植物资源的研究、认识及其开发利用的程度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21世纪国家间面临着生物资源的激烈竞争,谁先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并掌握、保护、利用植物资源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加强植物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一件迫切需要的事情。
黄宏文教授在这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他带领的课题组选育出一系列猕猴桃品种,其中金桃在南美、欧洲等地实现了专利注册并实现了全球专利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