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和他的学生曾撑起过中国科学界的大半壁江山,但这样一位大师级的泰斗,你听说过他么?
叶企孙(1898年7月16日-1977年1月13日),男,名鸿眷,字企孙,上海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7年1月13日辞世,终年79岁。
大清朝的最后一年,叶企孙考取清华学堂的首批名额,年龄不到13岁。后来他远渡重洋,师从诺奖得主布里奇曼,测量出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普朗克常数h值。
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得到国际科学界公认,被沿用达16年之久。这一年,他23岁。
1924年,27岁的他从欧洲回国,在北京清华学校创立了大学部,1928年清华学校改建为清华大学,并于次年他设立理学院,其中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6系。并任院长。1930年清华学生驱逐罗家伦后,5月至8月,叶企孙以校务委员会委员名义主持校务,和学生一道成功阎锡山幕僚乔万选任清华校长。必赢app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9月,叶企孙继续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并接替翁文灏任代校长,主持清华校务。1932年梅贻琦任清华校长,叶企孙任清华大学研究所主席,并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会长。1934年辞去物理系主任,推荐吴有训担任。
1935年清华大学为应对日寇入侵华北,组成长沙分校筹建委员会,由叶企孙主持。在此期间,叶企孙曾起草电文,与梅贻琦、陶孟和、胡适、张奚若等联名,通电全国痛斥日寇策动汉奸搞“华北五省自治”,12月,他与清华大学进步教授一起公开支持“一二·九”爱国,并南下请愿,保护进步学生免遭被捕迫害。这一年,他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会长。
上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只是一所学术空白的留美预备学校,可以说是理学院让清华逆袭到了如今的地位。
叶企孙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必赢app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比如欧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国的芝加哥等。
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千年,因为叶企孙,第一次有了滚热得烫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
中国的“卫星之父”赵九章,“氢弹之父”彭桓武(一说为于敏),“之父”钱三强,“导弹之父”钱学森,“力学之父”钱伟长,以及“光学之父”王大珩,都是他亲手培养的学生。
当今世界第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也是他的学生。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国,就提出要探望恩师。
”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是叶企孙力排众议让他在清华数学系任教,又送往剑桥大学深造。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诞生了23位两弹元勋,其中一半是他的门生。他最终为国家培养的院士数量,达到了79名。
叶企孙教出了这么多伟大的学生,必赢app最让他放在心上、感情最深的,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年轻人,名叫熊大缜。
抗战爆发后,熊大缜在吕正操将军麾下担任供给部部长。熊大缜利用清华所学,为部队制造炸药、雷管、无线电发报机等军用物资,为地雷战提供武器装备。
曾经炸碎日军机车车头的TNT药性地雷,正是来自熊大缜所在的“技术研究社”,而不是我们小时看的电影《地雷战》中的由农民土法制成。
熊大缜死之后若干年,叶企孙坚持为这个曾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学生鸣冤,终致引火烧身,锒铛入狱。
“文化”时期,为了批判吕正操将军,又旧案重提,到处串联,抓捕、关押了包括叶企孙等在内的当年的所有涉案人员。叶先生以古稀之年而蒙受牢狱之灾。
“文化”结束后,熊大缜的亲人、师友、同学、海内外许多清华人一直在为真相奔走,尤其是钱伟长先生,更为之多次吁请,1987年,在吕正操将军众人的努力下,他和熊大缜终于得以昭雪。此时距离他去世,已十年之久;距离他的学生熊大缜之死,已近五十年。
1999年9月18日,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大会,隆重表彰研制“两弹一星”的功臣,23位科学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熟悉这些科学家经历的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个人,因为这23位科学家中有19人是他的学生,有2人是他的学生的学生,这个人就是叶企孙。
一是用X射线精确地测定普朗克常数h,得出当时用X射线测定h值的最高的精确度;
二是开创性地研究了流体静压力对铁磁性金属的磁导率的影响,这是本世纪20年代在物质铁磁性方面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地科学界的重视。他对中国物理学研究、理科研究、教育事业乃至世界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八十年过去了,他在空白处栽种的一切,让我们后人得以生活在一个浓荫蔽头的世界上,而我们却不知道叶企孙的存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